昨天下午,2010年浙江省春季外资企业校企对接洽谈会在杭举行。
通用电器、麦当劳、神户钢铁、默沙东、ABB、家乐福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外资企业进场提供就业岗位数近3万个,近百家职(技)院校提供毕业生人数近8万人,现场达成意向企业家数581家次,签订对接协议书165份。不少参会的学校表示,不论外企民企,现在的学生更看中这个职业是否有发展潜力,工资待遇什么反而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据介绍,目前我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5773家,总投资2824.9亿美元,有89家世界500强公司在浙投资设立了233家企业。这些管理相对规范,薪资待遇相对较高的外企今年同样遭遇了“招工难”的问题。 有无职业规划成为毕业生择业首选 “外资企业可能管理相对规范,薪资待遇相对较高,但这都不是关键的问题,学生需要有发展空间,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做一线的技术人员。”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陆红燕老师说,“现在的毕业生更看重的是企业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工资待遇方面都不是很大的问题。如果只是一直做一线工人,学生肯定不愿长期从事这份工作。”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就业办的林老师则表示:“要想让外省的学生留在读书所在地工作,最大的影响力在于读书所在地的工作对于自己是否稳定,对于自己来说是否有一个很大的升值空间。”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同学说,自己是杭州人,如果在杭州工作,住房吃饭方面都不是问题,所以公司的工资待遇对于自己来说也没什么关系。学了几年的专业知识,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如果进入企业工作,先从底层职位做起无所谓,不过如果没有上升空间,那肯定不会去的。 到学校招比到劳动力市场招稳定,企业青睐校企合作 杭州常宏印花布业有限公司的朱总监说,公司生产有淡旺季之分,旺季的时候人手不够,如果为此招很多人,等到淡季企业的成本又上去了。为此公司想到了到学校招实习生的办法,昨天她已经和杭州一家职业学校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等到订单多的时候,直接向学校要人就行了。而学校也很欢迎这样的做法,为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当然是件好事,等到这些学生毕业后,由于之前已经熟悉了企业的工作方式和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已经是熟练工人了。 一家生产制造机械设备的日资企业则表示,相比较到劳动力市场去招工,学校毕业生更受企业欢迎,学校能提供的人才数量是批量式的,比到劳动力市场“零买”肯定要节省成本。另外学校学生相对单纯,进入企业后,更有可塑造性。 (编辑:刘丹) 如果本文对您没有任何帮助,您还可以参考更多面试及简历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