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些80后还在为“要不要当孩奴”的讨论在网络上大倒苦水,但更多人还是顺应人类繁衍后代的本性——准备要个孩子!决定既下,下一步就要关注生育保险的问题了。
有些考虑生小孩的员工一看到每月的工资单就会奇怪: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四险和住房公积金每月都扣了钱,唯独生育保险个人缴费这一项没扣钱,难道公司…… 很多刚进入职场的女生也会郁闷:我还小呢,最近不打算生小孩,干吗上生育保险?那些子女已经上幼儿园或小学的女职工可能还会不平衡:我已经生过小孩了,为何还要上生育保险啊?男士们更是一脸无辜:我们男士也不生小孩,为什么要上这个保险啊…… 看来,很多年轻的80后对生育保险知识还真是了解甚少。那么,请跟随我们上个“生育保险”扫盲班吧。 为何工资单上没有“生育保险个人缴费”这一项 Q:大家都了解社保上的是“五险一金”,可为什么我们单位只能给我上“四险”?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工资条,发现工资条上只能看到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每月扣了多少钱,却没有生育保险个人缴费这一项,看来公司唯独没有给我购买生育保险!我咨询了一下相关部门,只能是单位购买,自己不能买。很是无奈!请问一下,怎么才能购买生育保险?每月要缴多少钱? A:生育保险和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不同,其费用全部由企业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企业按照其上年个人月平均工资的0.8%缴纳生育保险费,因为个人不缴费,所以职工的工资条里面没有生育保险扣款这一项。 生育保险是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的,跟个人没有关系。所以说,买不买生育保险跟个体员工或已生育的女员工没有直接联系,只能说他们有可能享受不到这项待遇。企业不论男女职工比例多少,按照统一费率(最高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由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职工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个人不用缴纳保险费。 未上生育保险的不能用医疗保险报销相应费用 Q:我们符合参加生育保险的条件,但是单位却没给我们上这个保险,请问我该怎么办?是否单位未帮职工购买生育保险,职工在生育时能使用医疗保险进行报销相应费用吗? A:生育保险是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五险”之一,它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一样,都是单位必须给员工办理的一种社会保障。如果员工符合生育保险的参保条件,单位没有为其办理参保手续和缴费,员工可以向所在区县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为保障员工权益,政策还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及时为职工办理参保手续或未足额缴纳费用的,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有关费用要由用人单位支付,且支付标准不得低于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员工符合参保条件,但是单位没有为员工参保,那么员工生育所发生的费用就要由单位来承担。这些费用包括产前检查费、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等。所以对于单位来说,不给员工上生育保险,就要自行负担员工生育所要享受的待遇,得不偿失。 特别提醒:单位若未帮职工购买生育保险,职工在生育时是不能使用医疗保险进行报销相应费用的。因为,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是两个不同的保险,职工在生育时出现其他并发症需要正常治疗时,才可以使用医疗保险。 为何男性、“丁克”、 已育者也要强制参保 Q:男性不生孩子,为何要要强制上生育保险?每月要交多少钱?是不是考虑到妻子没有生育保险,可以把男士的生育保险待遇让妻子来享受? 丁克一族或是已经生过孩子的,是否可以不参加生育保险? A:生育保险是一种强制险,符合参保条件的必须参加。也许很多人一生都用不上这个保险,比如说不打算生育的“丁克”一族,或者已生育过的,特别是很大一部分男同胞。但是我国制定生育保险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体现社会对女性的关爱,维护女性的权益,所以强制一些用不上生育保险的人也要参加生育保险,他们的缴费很大程度上是为维护女性权益作贡献了。不过因为生育保险费是由单位缴纳,个人无需缴费,所以生育保险对个人并不会造成经济负担,大家不用担心。 不过,目前政策规定,参加了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只能自己享受待遇,妻子生育应该享受妻子本人的生育保险待遇,如果妻子没有生育保险的,目前还不能由男方的生育保险代为支付费用。 特别提醒:男性虽然不生孩子,但男性也可以享受到生育保险的相关待遇。比如,男职工享受晚育奖励假的,就可以享受到奖励假津贴。津贴的计算方法跟女职工的生育津贴一样。除了津贴之外,男职工的计划生育手术费也是可以通过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 生育保险按属地原则组织,外地户口不上这个保险 Q:针对男士、丁克、已育者,国家政策都要求强制上生育保险,为何我们单位只给本地户口的职工上了生育保险?我是外地农村户口,生小孩时希望享受与北京本地户口员工一样的生育保险,可是公司却拒绝了,说是我们几个外地户籍的不具备参保资格。那我们若要在现在的企业工作期间生小孩,是否就不能享受国家的生育政策? A:《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城镇企业及其职工,而且生育保险按属地原则组织。以北京目前政策的规定为例:生育保险的参保对象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职工。如果是外地户口的职工,取得了市人事局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也应当参加。目前生育保险还没有向非北京户口和没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职工放开。 但这些人员的生育待遇也不用担心,按照政策规定,目前未纳入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参保范围的职工的生育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支付费用。 特别提醒:在职介存档灵活就业人员因为没有单位,目前也不能参加生育保险。但是灵活就业者如果在市、区县职介中心、人才中心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那么其发生的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可以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保险基金支付产假工资 Q:参加了生育保险都能享受到哪些待遇? A:通俗地讲,生育津贴就相当于生育保险基金,也就是给女职工支付生育期间的工资。因为女职工生育期间要休产假,单位可以不支付其间的工资,这期间的工资就由生育保险基金来支付。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如果生育津贴低于本人生育休假期间应享受的个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企业必须补足。如果生育津贴高于本人生育休假期间应享受的个人工资标准的,企业必须全额发给个人。举例来说,一名女职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她生育后休了90天产假,那么她在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就是3000元,除以30再乘以90,得出她的生育津贴就是9000元。 此外,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女职工,还可以报销其产前检查费、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因生育过程中的医疗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品费。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职工因计划生育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特别提醒:所有的报销均不含有婴儿的费用。 生育保险对于生育医疗费是全额报销, 但有其定额和限额 Q:听说生育保险对于生育医疗费是全额报销的,不设起付线。这是不是说生育医疗费用花多少就能报多少?如果不是的话,生育保险对于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是多少?报销起付线是多少? A: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不同,医疗保险强调的是个人少量负担部分费用,有一部分自付金额,但生育保险对于生育医疗费是全额报销的,不设起付线。但这并不是说生育医疗费用花多少就能报多少,生育保险对于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采取的是定额和限额报销的办法。比如产前检查的标准是1400元,剖宫产伴其他手术医疗费,三级医院是4400元,二级医院是4200元,一级医院是3800元。这些标准是可以保障生育过程中的基本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支出所需的花费,能够满足女性生育期间个人需要的所有医疗费用支出。 特别提醒:生育医疗费用并不是花多少就报多少,如果参保者坚持选择特需医疗等价格高的特殊服务,那么高出基金支付标准的费用就要由个人自付。 产假期基本工资与生育津贴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Q:因为公司在本人休产假期支付的基本工资与社保局补偿下来的生育津贴费有个差额,本人认为公司应该将这个差额归还本人,但是公司人事部给予的回答是:因为本人在休产假期间已支付了基本工资,并高于劳动局规定的最低薪资标准,故社保补偿下来的生育津贴费归公司所有,只将营养费发放给本人。请问,公司这种做法合理吗? A:以北京为例,据《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实际工作中,企业给与女员工产假期间工资与生育津贴发放可以有如下两种操作办法: (1)女职工产假期间先行发放产假期间工资(就是固定工资部分,不含奖金和与工作有关的补贴);待生育津贴申领到账后,进行对比:如果已发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么将差额部分一次性补发;如果已发工资高于生育津贴,那么不再补扣差额部分。 (2)先计算能够申领的生育津贴,从财务借款发放;等到申领完毕后社保支付生育津贴冲抵借款。同时,应该将产假期间工资与生育津贴进行对比,补差发放。 不过,以上两种方式,都是采取先发放的方式,因为如果等到生育津贴申领下来才发放,女职工将有几个月领不到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