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来自全国的专、本、硕、博四个层次的1.5万名高校毕业生为争进287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湖北省今春最大规模的职场博弈。此次招聘会共提供就业岗位9500个,涉及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医院、政府机关等多个行业。 本科生、研究生底气不足 随机采访了现场数十名应聘者,发现本科生的薪金期望值普遍在1200-2000元/月之间,而硕士生最低则在2000元/月。而这一标准,几乎和去年同类招聘会上本科生的求职期望值一样。 小林是湖北经济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给自己定的求职目标是“保证月收入在1200元左右”。“这样的月薪对你一个本科生来说会不会有点低?”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指了指周围拥挤的“求职大军”苦笑着说:“那还要看人家愿不愿要我,我不会因为想多挣钱,而让自己待业的。” 在现场,记者发现与小林有相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华中科大生物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小金说:“现在就业压力很大,我更不敢有更高要求,能找到工作就行”。 专科生自信能“背水一战” 在某企业的摊位前,来自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小唐已是第六次被拒。他告诉记者,3月25日上午,他共应聘了近十家企业,但绝大多数都以“只招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由拒绝接收他的简历。 “我参加了很多招聘会,都因为自己是大专学历而至今仍没找到工作。”但他表示,还是有不少用人单位更看重人才的潜力和技能,况且他对岗位收入几乎没有要求,因此对自己还很有信心。他坚定地说:“这也是没办法,我不试一下就一点机会都没有埃” 本、硕毕业生不愿跨学历就业 在招聘现场,大多数招聘人员都表示:“如果有优秀的本科生想应聘研究生的职位,肯定会考虑”,但上午几个小时内,他们都未遇到过本科或硕士生做跨学历应聘的尝试。 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生小刘说:“我肯定不会跨学历就业,一是因为我能力肯定不及博士生,二是我的择业观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地大本科毕业生小李说:“现在很多单位都把岗位学历要求和编制挂钩,跨学历应聘即使成功,将来解决不了编制还是得吃苦头。” 企业开始按能力付薪水 现场发现,武汉盛帆电子有限公司的摊位前挂着“高薪聘用营销精英”的招牌,不少毕业生望牌而来。可记者仔细阅读了该公司的招聘启事后,却发现其中没有一句涉及薪金。对此,该公司的人事处经理夏吉安告诉记者,“我们所说的高薪并不是一个定价,而是根据面试者的实际能力‘面议’,并以高于业内标准的方式确定月薪,至于究竟能拿多少钱,就要看他有多大能力了。” 据了解,这种“工资面议”的现象在当前高校招聘会上十分普遍,根据各人能力和经验的不同,哪怕是竞选了同一个岗位,所得到的薪金也很有可能不一样。 如果本文对您没有任何帮助,您还可以参考更多面试及简历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