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征途人才网!

征途人才网

请登录
征途人才网 首页 HR资讯 HR精英 查看内容

邱丹宏:嫁接中外文化

2012-12-16 14:51|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682| 评论: 0

摘要: 人物简介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邱丹宏,1966年12月出生于厦门,祖籍为著名侨乡福建永春。1986年至1990年于暨南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回到福建,分配在漳州市建设银行工作。1993年2月东渡日本留学,1999年12 ...
    人物简介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邱丹宏,1966年12月出生于厦门,祖籍为著名侨乡福建永春。1986年至1990年于暨南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回到福建,分配在漳州市建设银行工作。1993年2月东渡日本留学,1999年12月回国,进入日资企业工作。现任先锋高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总务课课长。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到国外去体验、闯荡,应该是邱丹宏家族的一种基因。邱的祖籍福建永春就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父亲16岁从印尼归国,母亲也是缅甸归侨,在邱丹宏身上,这种基因也得到了延续,不但自己留学日本,其爱人也是“海归”一族。
1986年,邱丹宏就读于暨南大学物理系。在广州求学期间,邱就非常向往通过公派去美国留学,但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没有去成,可是“留学梦”就这样扎根在他心灵深处。毕业后,邱被分配到福建漳州市建设银行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拥有本科学历的人还不是太多,很多国有单位还没有认识到他们的价值。建行的工会主席甚至对邱说过一句:“在我们单位,中专生最好用。”这对雄心壮志渴望一展抱负的他来说,犹如当头泼了一瓢凉水。个人价值不被重视,加上论资排辈的工作氛围,让邱的心里充满了压抑,出国深造以追求更好发展的念头又在心头涌动。一个偶然的机会,1993年2月,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毅然放弃了当时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去了日本。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东渡日本
         在国内,邱有富裕的家境,良好的关系背景,令人羡慕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而这一切,为了留学深造,他全部都放弃了。“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去日本的念头挺简单,就是想读书发展。虽然最后这个大目标没完成,但是很多收获对我一辈子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我不后悔。”邱丹宏如是说。
         初到日本,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首先,就是语言关。自费出国的邱,在国内仅学过几天的日语,日语基础几乎等于没有,在日本他成了“聋子”和“哑巴”。于是,1993年3月,他进入东京神田外国语学院学习日语,1994年4月又考入日本拓殖大学别科。(“别科”相当于国内大学的预科)。当时他还雄心勃勃要去读大学生院(相当于中国的研究生院),想在电子方面深入研究,有所成就。
         在经济上,邱丹宏不像公派留学生那样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学习,他必须依靠半工半读来维持生活。从国内的一帆风顺衣食无忧到日本的“零起点”艰苦发展,这是人生的一次挑战和磨练。
         在日本半工半读的艰苦岁月,让邱丹宏一辈子都刻骨铭心。两年的时间里,他在餐馆洗过盘子,在清洁公司干过清扫,在休闲场所做过服务员……这段经历成为他在日本生活的开始,磨练了他的心志,也让他开始了解日本文化。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日本人苛刻的工作方式,挑战着邱丹宏20多年形成的思维习惯。工作过程中,邱丹宏领教的是日本人工作之“死板”和“教条”,领悟的是对工作的认真和细致。即使在小小的餐馆,日本人的严谨似乎也遍及每一个角落餐具的洗涤有严格的程序,甚至连摆放位置都有仔细的规定……
         这种严谨到古板的工作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并让他开始反思国内和日本工作方式的差异:在国内发电机房里,渗油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一般的处理方法就是用托盘把渗出来的油接起来。但在日本人看来,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可理喻的,他们认为渗油就说明问题,一定要追查到根源并彻底加以解决。日本式的工作精神,是邱的重要收获之一,直到现在还渗透在他的工作行为中。例如他现在供职的公司规定每月10日准时由邮局代发工资,但在银行转账时常常会耽误时间,邱每次都会反复致电银行、邮局,直到确认钱准时到帐,能够保证准时发工资为止。
         后来,邱丹宏在东京一家印刷厂做临工,8个月后,工厂认为他工作表现出色,提出让他从事专职工作的邀请。自费读书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对读书认识的改变,让邱在几经权衡后,带着几分遗憾放弃了学业,成为日本企业的正式雇员。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两年半工半读的生活,提高了邱的日本语水平,也让他对读书重新做了评估不是只有读书才能成为人才。对日本文化的深刻了解,全新的生活体验,是他最大的收获。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初涉制造
         1995年3月,邱丹宏正式进入了这家印刷企业,在生产一线担任操作员,这也是他接触制造业的开始。这家印刷厂的业务是印刷电话磁卡上的图案。在中国,操作员基本上是做机械、重复的简单劳动,技术性不强,而邱的岗位却有着很强的技术性。一条生产线就他一个人负责,从放版到把磁卡印刷出来,中间出现的所有故障和印刷错误,他都要负责去调试、解决。
         在这家印刷厂里,邱丹宏再次强烈感受到日本企业的严谨、细致。“在印刷工作中,将版粘到印刷模上去时,必须用手去摸一遍,将它粘贴紧,如果没有压紧的话,印刷版就会翘角,还要保证一个模上10张版的厚度完全一样。”邱丹宏更大的收获是接触和了解了制造业,开始知道生产的流程、环节和工作的协调。虽然整条流水线由他一个人来负责操作,但他的工作并不是独立的,和其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中怎样改良机器、调配图案,都有太多的讲究。深入第一线,他才了解到制造业从设计到成品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要经过多少道工序。邱丹宏投身制造业,同时“制造”出了一个做事缜密的自己。
         工作的协调性是邱丹宏在工作的一大突出感受。“在工作中,有时会因上司安排不合理,本属于甲工作范围的事,安排给乙去做。要是在国内,乙通常会去反映这个任务不是他的,不应该由他来做,而在我工作的那个厂里,乙首先会把安排的任务认真地完成好,然后再去申诉。”这种不同的做事方式,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邱丹宏在这个工厂里,感受到一种非常协调、流畅、协作的工作氛围并深深融入其中。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海归保姆
         1999年12月,带着“海归光环”,邱丹宏从日本归国,但迎接他的并不是想象中的鲜花和掌声。由于没有取得高级学位,也没有带回国内稀缺的科研成果,他在求职时受到了一些冷落。经过了一段时间调整,邱丹宏的心理落差渐渐趋于平衡,他重新给自己进行了定位,认为自己要实现从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的转型,必须放下身段,从最基层做起。就业地域选择时,他的目光锁住了外商云集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
         2000年10月,他看到中山三乡镇的一家日企招聘一名厂长助理。邱认为助理符合他的职业定位:从基层做起,协助厂长处理相关事务,有机会接触高层,能够学到管理知识。没想到进入这家工厂后,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实际是一名“高级保姆”。由于对中国的环境和文化生疏,日本干部在中国的生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有日本人因脑溢血未得到及时救援差点丧命。因此,需要一位会日本语,了解日本文化的中国男性,协助他们的起居和证件的办理。
         经过心态调整后的邱丹宏,自愿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但没想到落差竟有这么大。当时在中山那么一个小镇里,本科生都不多,工厂里本科生就更少,更何况要邱丹宏这样一个留过学的本科生,去照顾大部分比他年轻、资历比他浅的日本人,常人很难理解在他心里要转多少个轮回才能接受这个事实。谋定而后动,慎重考虑后,他接受了这份工作。没有怨言,他继续了在日本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坦然当起了这个“海归保姆”。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在邱丹宏认为,不管这些日本干部年龄有多小,资历有多浅,既然接受这份工作,他们就是自己的客户,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就是自己的职责。那段日子,无论是餐饮、住宿、卫生,还是接送,事无巨细,他都认真仔细、尽职尽责,让日方干部身在异国却有回到家的感觉,就连聊天说话,都能感觉他对工作的热忱。因为他在日本生活过,熟悉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他知道卫生状况要搞得什么程度,“干净”在中国的含义只要没有灰就算干净,但邱丹宏还是坚持日本要锃亮才算干净的标准来为他的“客户”服务。
         邱丹宏的敬业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被日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最终他得到了一致认可。由于知识面广,性格比较活跃,日方管理层觉得他的能力不适合只做这个工作,值得进一步重用和培养。于是3个月之后,他升任总务课课长代理,以前的工作任务交由他的下属进行。由此,邱丹宏介入了企业管理的后勤总务。2001年3月,由于教育课课长离职,他又兼任教育课课长代理,负责招聘和培训,到后来全面介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薪酬体系、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领域由启蒙一步步走向成熟。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斡旋文化
         2002年5月,邱丹宏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先锋在东莞寮步设立的先锋高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从总务课主任到总务课课长,从管理总务、设备和采购,到全面建立薪酬、培训、招聘和企业文化体系,他将在中山那家日本企业所学到的知识,在先锋很好地得到发挥并进一步深入。
         如果说在日本半工半读是了解日本文化,在印刷厂打工是体验日本文化,在中山做“海归保姆”是运用日本文化,那么在先锋做总务课长,上面有日本人,中间是中日混合群体,下面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对于邱丹宏来说是更高层次的挑战,他要在企业的管理中,有力地斡旋中日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运用日本文化来与日本人沟通,对于他来说,在中山工作时就已经很娴熟,他会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事情,经过他的处理和包装后,变成日本人思维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反映给日本人,但这仅仅只是他自己能够去操作的事情,当文化的冲突发生在他的中国同事和日本人之间的时候,他要做的事是斡旋。
        境外文化和本土文化在企业管理上的冲突,在以外企为主的东莞制造业中显得十分普遍,邱丹宏所在的先锋公司也同样如此。例如,按照中式管理被处罚的中国员工若向他们的日本部长反映,部长会按照他们日式管理思维对处罚提出质疑,“怎么可以这样做呢?怎么可以处罚呢?”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认为员工犯了错误是不可以轻易处罚的,而是要在反复教育的同时来反思和修正自己管理上和制度上的问题。这样的管理思维出发点无疑是很好的,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往往演变成为制度的一味修正退让,难以有力推进并最终背离了双方互相检讨提高的本意。这种文化上的冲突,邱丹宏理解非常深刻,他深知,在员工文化程度和自觉性都不够高的环境下,教育和处罚需要同步进行。日本人对中国的这些背景不了解,习惯性认为这些员工进了先锋,就会敬业,犯了错误应该去教育而不是处罚。而实际情况是,先锋的很多员工都来自农村,他们是非常现实的一个群体,往往以利益为先,着眼当前,急功近利,对公司的责任感淡漠。跨越中日文化的邱丹宏,在中日结合的管理中推进着企业制度和文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一方面执行严格的奖罚制度,促进他们去改进,一方面又用人性化的关怀来引导他们,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日本文化的窗户,引领他们去学习日本文化的精髓,让他们在日企中真正得到自身素质的提升,培养敬业、认真、严谨的工作精神。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在东莞,先锋公司同样也有着如何留住人才的困惑,日方的管理者甚至还向当地的政府提出过,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协助,让这些人不要走。在日本能推行的雇佣终身制,在中国却推行不了,邱丹宏认为有些困惑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一个员工招进来之后,不能只是满足他的一些基本需求就可以了,需要给他们一个适合中国人的愿景。”对于员工福利机制的设计,在日本以30年为一个周期,邱丹宏就和日方沟通,“30年太久,必须作一个10年的规划,一个人能在一个厂工作10年已经很少了。先锋必须要告诉员工,他在这里工作10年将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工作5年会拥有一些什么待遇。对于一个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在这里工作5年后,先锋必须要保证他有能力来买房或者供房,至少要达到这种程度。如果进来是2000元,5年后他只有2500元,那他就会认为在这里白干了。如果一味按照日本的模式来设计,先锋告诉他在30年之后,可以拥有什么东西,即使再具有诱惑力,他们都会感到太遥远。”
         外商投资的工厂,往往会在本地化过程中遇到不同地域文化的考验,两种文化的磨合过程,有时甚至表现为十分激烈的理念冲突。正是有了像邱丹宏这样在企业中扮演文化嫁接者的角色,来自异国的企业之花才能够顺利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夺目的光辉。而这样的过程,对于邱丹宏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另一次考验和提升?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在人生的旅途上,经过不断的颠簸、震荡,也经过反复的尝试、修正,邱丹宏终于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路径,一个不断释放价值的事业平台。因为对总务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海归派”纷纷创业的热潮下,他选择了继续深入专业领域、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作为未来几年的职业规划。厚积而薄发,相信他的积累,在将来必将成就一番辉煌。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