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在深圳曾先后服务过三家全国著名的外资企业,一直在企业担任要职,并担任过一家国内民营企业行政总监,目前担任香港兴利集团企划中心经理。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徐国辉工作信仰及目标: ◆没有规划,就没有未来------工作始于做好每一天! ◆单打独斗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要注重的是团队合作,共同进步! ◆压力源于差距,压力产生动力------我必须不停地学习! ◆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学习使人进步,这句话有点老土。但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无时无刻不弥漫着竞争硝烟的职场里,学习是一种必备的习惯和状态。对于徐国辉而言,他仍将自己的成长纳入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获得前行的动力和激情,他的职业生涯因此而精彩。徐的学习和打拼换来的是企业的重视和职位的升迁,他在自己所服务的四家大型公司里一直担任要职,是公司里的核心骨干之一,这让他收获了厚实的价值感。 对于徐来讲,打拼的过程也是幸福的,因为他在职业旅途中的每一次高飞都缘于打拼。而在打拼的过程里,他都在不停地学习――压力源于差距,压力产生动力----“我必须不停地学习!”这是徐的职业信仰。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优秀青工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他们并不安于在国营企业里的“好日子”,而是纷纷奔赴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在寻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在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徐国辉,无疑也是其中之一。 他被分配到国营企业,对个人发展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心里便对国企有点僵化的管理体制和落伍的用人机制深感失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风景在高处!”他说。此时恰逢邓小平南巡后不久,中国市场经济全面深入发展的前夕。1994年,徐闯入了深圳,走进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站:一家港资上市集团公司,这是一家荣获“中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深圳市文明外资企业”称号的大型企业。徐说他能进入这家企业真是很幸运,因为他所应聘的职位要求有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会讲白话,而这两项他均不能达到要求。徐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必须紧紧的抓住它。就是在这样一种压力下,他迈开了人生第一次打拼的脚步。 因为缺乏经验和不会白话,他被公司作为实习生安排在一个大的事业部做初级职员。这对于大学毕业的他来说,无疑是个较大的心理落差。然而,徐并没有因此而抱怨,他知道要想能够飞起来就必须先要学会“走路”。于是,徐开始埋头苦干,别人加班时他加班,别人休息时他还是加班,他这种玩命的学习状态,被晚饭后喜欢到办公室走一遭的总经理多次“无意”撞见,而他自己并不知道。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徐的另一个特长是擅长写作,在试用的四个月期间,他写了许多文章在国内媒体上发表,从而引起了公司老总的关注。不久,进入公司核心的机会来了!由于他的表现在同期招聘进来的员工里出类拔萃,而且还有写作才华,徐被推荐做了总办行政秘书,这种职位的跨度在国内企业里是少见的,这也让他对外资企业的用人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自此之后,徐的职位开始了一个级别一个级别的阶梯晋升,先后从总办行政秘书、总经理行政助理、国内行政总部高级助理(ISO9000推行代表兼国内文控中心主管)、集团项目专员到集团人力资源经理助理,这中间的时间跨度为六年。“在这六年中,我原来留存于脑子里的一些东西全部被洗掉了,那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对人才的尊重,让我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很好的洗礼,而我自己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徐说,“在这种改变过程中,公司给予的培训、深造,对我的转变和提升影响最大。” 1997年,徐接受了两次重要的培训:一次是被选派参加“深圳市中方厂长经理培训班”培训,一次是选派作为小组10名成员之一,接受亚洲知名的ACG顾问公司为期八个月的深造。这次ACG公司的培训至今让他还记忆犹新,这是一次锻造他系统思维能力的关键性学习。“当时,那些专家们的培训方式很苛刻,相当挑剔。他们每周要给你一个新课题,对你的提问是有没有困难,是否能够完成,至于怎么去做是你自己的事情,而我们的回答只能是是或者不是。当你完成后,这些专家们就会当场毫不留情的指出你的错误,令你无比汗颜。许多时候尽管只有短短的五分钟时间,但是往往让你直冒冷汗,会把衣服湿透!”徐说。这八个月的训练冲刷了他大脑中旧有的传统思维方式,对管理认知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我们往往习惯于低头拉车的管理,这是典型的中式思维;在埋头拉车的同时抬头看路,是外资企业管理的典型特征。由此来看,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要具备这种思维和认知。” 徐所接受的培训其实就是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而这也是他第一次深层次接触HR,为他后来走上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奠定了较好的理论与实战基础。这次集团营运系统改善项目之后,开始组建集团国内人力资源部,他担任了国内HR经理助理之职。 优秀的企业造就优秀的人才,徐的优秀当然离不开身后这个优秀的外资企业平台。他在企业里的优异表现深得公司高层的赏识,与此同时老总也多次给了他到外面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而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对企业的忠诚以及踏实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也深获CEO的信任,因此他虽然担任的是国内行政高级助理职位,但是在后来的所有行政工作中徐的权限范围已渐渐扩大,老总的批示甚至仅以一个“辉”来代替他的名字。这无形中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他对工作也就更加尽心尽力了。 1999年到2000年是他感到有成就感的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他被集团公司选派参加深圳市第二批“注册安全主任”培训,然后又被评为深圳市沙井镇“优秀外来青年工作者”,事迹上了《深圳特区报》,同年还应邀参加“深圳市优秀外来青年工作者”代表座谈联欢会。“这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在公司的地位和职位得到了提升,存在的价值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另外,作为一个外来工、一个年青人,我也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关注,这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徐充满激情地说。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实力再造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1997亚洲金融风暴造成原集团的经营举步维艰,加上一些集团内部的人事纷争,经过痛苦的思考与抉择,徐决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适逢一家国内的民营企业招聘行政总监,徐便产生了把自己在外企学到的管理知识运用到民企的想法,于是他向公司递交了离职报告。 尽管公司老总一再挽留,但徐去意已决。想去民企再展宏图的强烈冲动,战胜了对“旧栈”的留恋。在这家民营企业,徐在外企积累的管理经验得到了充分发挥,为这家企业创建了公司的日常营运监管系统和一套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以实际应用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得到了这家企业老板的高度重视和赞扬。老板对外宣称他找到了一位得力干将,公司的重要客户也称赞老板,说他找到了一位真正的人才。然而,徐在这家企业工作了一年之后便决定了离开,因为过于浓厚的家族式用人氛围令他很失望,他认为一家真正有作为的企业应该实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而不是任人唯亲,只图短期效应。在这样一种企业文化里,徐的很多管理措施都很难到位地执行,这让他最终选择了离开。 2001年4月,徐加盟了深圳一家在PCB行业知名的上市公司,这家公司在全球2002年度PCB行业排名前50位,是“中国外企500强企业”、“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深圳市绿色企业”,徐在这家企业担任的是人力资源及培训发展部管理培训师,兼公司厂报主编。尽管从形式上看,徐所在的位置看上去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却肩负着为公司培养人才的重任。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在当时来说是弱势管理部门,HR培训部门(Training & Development DEPT.)也是一个处于二流位置的部门,因此我当时所处的环境并不乐观。然而,在我和几个优秀的团队伙伴们,一起商讨、分析、行动,我们重新更新我们的工作体系、设计并讲授系列’重磅’培训课程、创建公司内部学习网站、深化我们的厂报、推动文化理念……共同努力下,半年之后,我和其他的同事一起将人力资源培训发展部做到了令全公司上下都很敬重的位置,在后期的时候已经超出了培训发展的范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人力资源总监将我当作成了他的智囊,只要是比较重要的决策都喜欢听听我的意见,而我的许多想法和建议都被他采纳。另外,公司管理层里有许多香港或其他海外同事,在参加完我们团队为他们开展的一系列培训后,对我们整个团队的工作作出了不同的首肯。公司上下(包括COO、CFO甚至CEO), 对我和我们团队的讲课和工作,均从欣赏转变为佩服,CEO甚至从海外发EMAIL对我们团队作出表扬和鼓励,COO对我的成绩也相当肯定。”徐带着一种自豪感说。 事实上,更能说明他实力的是被公司内部挖角。当时,由于他的良好表现和优异的工作业绩而同时被集团的两个部门看中。即集团采购和营运副总裁想将徐收归自己的旗下,但集团COO却认为如果将他“下放”,是总部的“直接损失”,因此在董事会议上宣布徐被总部“冻结”,哪个部门都不给。这是他又一个有成就感的地方。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正是因为徐在工作中绽放出耀眼的“色彩”,在这家企业,徐除了给集团管理层做管理培训外,他自己也被公司选派参加全球著名的培训机构SGS公司在中国所设的分部,进行ISO9000:2000及TL9000培训,同年又被深圳市蛇口工业区评为“工会积极分子”。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沟通无止境,快乐前行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如果徐在这家外资企业继续干下去的话,那么他很有机会跨越管理培训师的职位,走入更高的核心管理层。但在受到香港兴利集团的诚恳邀请后,他最终加盟了兴利,并成为该集团的企划部经理。 据徐介绍,他是在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做总经理的朋友的力邀之下才决定到兴利的,而当时他的心里很矛盾,因为他所在的公司给予他的待遇以及各个方面条件都很优越,而且晋升的空间也相当大,所以徐对于这次跳槽很慎重。经过对兴利长达半年的实地考察,徐最终决定了加盟。“我离开那家公司时,同样受到了公司高层的极力挽留,并对我说,我的离职是公司的一大损失,希望我能够考虑继续留下来。然而,我既然已经作出了决定,我就不会再回头。”徐说。 2002年6月,徐正式加入了中国家具行业的知名企业香港兴利集团,任职集团下属子公司欧罗家具有限公司运营经理。七个月后集团重组,集团一位董事找徐谈话,说集团重组后,集团总部企划中心需要一位经验丰富并具有实战经验的经理,希望他能调到总部担任此职。徐从他的话里感受到了一种信任,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兴利获得了认可,于是在2003年1月,他从分公司调到集团总部接任了企划中心经理之职。他的主要职责除了HR管理外,还主抓行政、集团的法务以及集团的HR整体规划和发展,其权限范围比较广,责任也很重大。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在他的工作范围内,他最感兴趣和最重视的是集团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他觉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其实就是人的管理,而管人最重要的工作是与人的良好沟通。 “思维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决定他的绩效,而要想知道员工心里想什么,了解他的思维状况,就必须在相互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徐说。因此,在徐正式接手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后,他便开始着手创建一套在集团公司内部运行的沟通体系。徐将这套体系以分级沟通目标的形式在公司层层展开,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落实到人力资源部的每一个员工,而他自己则主要负责与集团公司管理高层的沟通。 “沟通,说到底其实就是人力资源部门寻找公司高层和员工层结合点的工具,然而怎么样将这个工具艺术化,真正成为企业前进的推动力量,是目前HR管理者必须学会的,否则HR的工作将不能顺利进行,甚至还会吃力不讨好。正如全球第一CEO韦尔奇的继任者伊梅尔特在和中国知名的CEO们对话时说到:作为一个领导者,我日常80%的时间用于沟通,和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人员沟通……这是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徐说,“沟通是HR管理的基础,只有在高管层和员工层之间找准了平衡点,你所制定的制度和政策才能得到公司绝大多数成员的认可,继而能顺利地推行下去。至于薪酬设计、绩效考核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也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共识基础上的,脱离实际的管理方法都是没有用的,沟通就是联系实际、贴近员工与高管层的最佳工具。”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编后] 徐国辉对做职业经理人充满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他的职业追求和理想。他很崇尚一句话:“压力牵引动力,动力成就人生。”正是因为这种压力牵引着他产生了动力,继而因为动力促使他在职业的道路上不停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着、快乐着、前行着。在一些如《世界经理人》、《职业》等HR专业杂志发表文章,在专业HRM网站任“版主”,平时与深圳、东莞乃至珠三角的HR资深同行们聚会泡吧爬山……这无疑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财富,要达成人生的目标与理想与此密切相关。徐正在以这种精神为动力加速前行,将他的优秀不停地向未来延伸。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