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征途人才网!

征途人才网

请登录

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2012-12-16 14:32|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444| 评论: 0|来自: 湖南HR精英俱乐部

摘要: 你在听讲师授课,你是在学习。你在和领导沟通,你是在学习。你参加公司的会议,你是在学习。你在和朋友聊天,你是在学习。甚至你老婆骂你,你还是在学习。其实学习无处不在。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你在每一天中,都 ...
你在听讲师授课,你是在学习。你在和领导沟通,你是在学习。你参加公司的会议,你是在学习。你在和朋友聊天,你是在学习。甚至你老婆骂你,你还是在学习。其实学习无处不在。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你在每一天中,都在有意和无意地学习。禅宗所谓的起坐行卧都是修道,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他们主张不必要专门静坐,或者专门虐待自己,而要靠心,在日常生活中去体悟。这种日常的学习,那是无意识学习,其实比那些有意识的学习,更重要。于是我们某一天,遇到一个问题时,用常用的办法解决不了,于是就会回想起,当初领导教导的、会议沟通的、朋友聊天的、甚至是老婆骂你的,于是可能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当初不是专门学习的,当初只是无意识地学习,在头脑中建立了构架,现在回想起来而已。心理学家托尔曼通过实验,也证明了这种学习的效果。他在1930年做了个迷宫实验,迷宫有一个出发点、一个食物箱和三条长度不等的,从出发点到达食物箱的通道。实验开始时,将白鼠置于出发点,然后让它们自由地在迷宫内探索。一段时间后,为检验它们的学习结果,将它们置于出发点,并对各通道做一些处理,观察它们的行为。结果若三条通道畅通,白鼠选择第一条通道到达食物箱。若A处堵塞,白鼠选择第二条通道。若B处堵塞,白鼠选择第三条通道。   托尔曼认为:白鼠在学习迷宫图时,并非学习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也不是在不断地试错,而是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认知地图”,有了整体的概念。于是在一个通道堵塞时,它有替代解决办法。托尔曼这里说的“认知地图”,指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我们在学习时,是不是也有个地图呢?你上学的路在修,你怎么办?一定是回忆还有哪些路,可以到学校,于是象那只老鼠一样,找到合适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托尔曼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   托尔曼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个整体行为,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环境中的颜色、气味、声音以及教具,都会对学员的学习,产生影响。我们看到很多幼儿园,无论从色彩上,图片上,教具上,都布置得特别象个幼儿园,让幼儿除了在真正学习时,能学习以外,还能在课间在游乐时,象那只“老鼠”一样来学习。培训讲师也可以针对学员的喜好和学习需要,来安排教学,并在学习注意学习环境,如在教室的墙上,张贴学习的内容、用一些展板展示核心观点、课间促使学员之间互相交流、课程中让学员互相研讨来学习等。简单地来说,学员走到教室,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学习并不仅从讲师来,而从其他学员和周围环境中来。   另外无论学员有无被强化,学员的学习都会进行,只不过其学习行为表现是“潜伏”的。学员的学习也不只是靠外部强化,他们自身也有学习的需要。讲师要重视学员的自身学习需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生活中为他们的主动学习创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教学组织多考虑学员的兴趣和需要。   在学习的内容上,讲师要让学员对主题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要开始时介绍课程的全貌,让学员有个完整的印象。在课程中,学员一步一步地探索,直到把完整的系统掌握。即便后来学员遗忘了一些内容,但也可以用学到的系统,来解决问题。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