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一家商贸公司,是广州一服装公司在湖北的总代理,一直在经营台湾某女装品牌,经营模式是以在各大商场设立店中店的形式,目前在全省店面达二三十家。培训作为公司管理中的一部分,该公司会不定期进行各种各样的员工培训和教育。 看书、游戏,该公司有一个培训情景:就是对于一些在游戏中做不到的员工进行言语刺激,这种刺激当然是用最恶毒的语言,令人极度崩溃的那种。 必要的培训是一种心态上的调整,我们如同手机一样,需要有一个充电的过程。培训是一门科学,任何“过”与“过”都是不对的。 第一个过是过错 方向错了,现努力也没有用,所以说我们不能做无用功。对于员工的激励一定要分别对待。培训是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如那种谩骂式,弄不好就会出事情,把矛盾激化。 另外,有的企业在员工培训时,要求员工下跪,乞讨或是裸奔,这样形而上学的东西,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司还说,这是世界级的大公司采用的方式,我们小公司用,难道就不行吗?当然不行,别人用并不能代表自己就可以学,如下跪行为,在日本公司用得比较多,因为这是与日本的公司文化是分不开的,日本员工对企业是一种对家族的绝对忠诚和工作的偏执心理,裸奔多在西方,是追求那种人性个性张扬的行为,我们公司这种“学习”无疑就像是小孩过家家,看似热闹,其实一点用也没有。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培训都想标新立异,能让员工记得住有触动,可是用错了力就不对了。 第二个过是过度 企业的经营是一个长板,决定容量的最大不是最长的那块,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可是一味的把短板拔长也不行,培训是适度的,一定要符合公司和现状,在公司整体营销战略上进行辅助进行,并且还要进行有效调配,如管理上的培训,业务上的培训,心态上的培训,产品上的培训,提升上的培训都不一样。有家公司天天要求员工大喊“我是最棒的”,规定声音沙哑者有奖。 有一家公司培训课程五彩纷呈,员工们在做销售之余是苦不堪言,到最后,大家竟变成了在网上抄别人的个人体会上交,这样培训的初衷就完全变味了。 另外,还有一家公司,经营数十家专卖店,由于业务分散,因此把员工培训时间搞到半夜,完了还要唱歌放松,要求必须全体参与,问题是员工第二天还要早起做销售。令人诧异的是该公司还要求员工把各自的顾客会员名字和手机号码背熟,据说还要考试?我的天,如果某顾客的手机丢了,员工岂不一直在背一个错误的号码? 培训是公司发展的“助推剂”,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的成长问题,何况很多企业的营销问题不是其他,而是在公司的营销策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