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最早提出了人格特质词汇学假设理论,卡特尔在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描述人格的词汇进行因素分析,找到了16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特质。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通过临床研究和大量的实验,发现了3个独立存在的人格维度。后继的研究者围绕这些人格特质进行广泛的研究,在人格对绩效的预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自大五人格理论提出后,一个比较统一的人格分类框架逐渐形成,大量研究围绕大五人格因素和绩效的关系全面展开。Barrick&Mount( 1991)元分析发现大五人格对绩效有一定的预测力。其中责任感是个体绩效稳定而有效的预测源,其他四个维度的预测力局限于特定职业群体或绩效指标,或者两者相关系数较小。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在这之前,我国学者刘玉凡、王二平对国外的一些研究进行综述,发现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大五”可以较好地预测工作绩效,特别是周边绩效。而在人格五因素里,责任感又是最为有效的预测因子。新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该研究还考虑了不同工作类型和多种绩效效标,结果发现宜人性对服务类工作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外向性对管理类工作有较好的预测效度,责任感可以最有效的预测不同工作类型和不同绩效标准。而Tett&Burnett提出了人格和绩效关系的模型,认为人格特质通过影响个体的工作行为进而影响绩效,而作业特征、个体所属群体和组织的因素是人格特质和工作行为之间,以及工作行为和作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随着团队研究的开展与深入,大五人格与绩效的研究由个体水平上升到团队水平,团队人格特征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受到关注。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智通人才网求职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