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
- 盲目追求指标量化,时髦方法华而不实
-
从定性的一维考核到定量的多维考核,中国企业的绩效考核越来越程序化、数目化,多数企业但愿能在正确的“算分”中“算”出公平、公正。为此,人力资源治理者可谓是挖空心思来设计名目繁多的记分标题题目,在月末、年 ...
-
2012-12-16 14:41
- 个体人格因素层次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最早提出了人格特质词汇学假设理论,卡特尔在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描述人格的词汇进行因素分析,找到了16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特质。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通过临床研究和大量的实验,发现了3个独立 ...
-
2012-12-16 14:41
- 优化指标体系突出工作重点、反映企业战略意图
-
绩效指标作为部门或个人业绩水平的直观体现,它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企业管理者对绩效指标的设置往往非常重视。然而,福斯顿集团在制定绩效指标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绩效指标过于全面和细致,统 ...
-
2012-12-16 14:41
- 增进绩效管理的了解和理解,消除误解和抵触的情绪。
-
员工和主管人员对于绩效管理往往都会有一定的认识上的偏差,如果不消除这些偏差,将会给绩效管理的实施带来很大隐患。当实施了绩效管理之后再做纠正,会带来很大消极影响。
-
2012-12-16 14:41
- 实施纠正面谈的中的注意事项
-
1)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对事不对人。管理者在应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来阐述事实,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强烈反抗情绪的词汇,不要猜测动机、意识和潜意识,不要试图解读别人的心思。 2)采取积极的态度, ...
-
2012-12-16 14:41
- 团队人格特征和团队绩效的多种测量指标关系密切
-
首先,对团体人格特征定性方面要根据团队的作业目标选择整合方法。团队作业目标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的人格维度,同时要求不同的整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者选出团队里的被试,已经被认为具备某种人格特质,所以 ...
-
2012-12-16 14:41
- 绩效管理误区
-
1.绩效管理花费时间。有些企业不愿在绩效管理上花费时间,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事后”讨论,目的是抓住那些犯过的错误和绩效低下的问题。这实际上不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它不是以反光镜的形式来找你的不足,它是为了防止 ...
-
2012-12-16 14:41
- 定制辅导方案
-
根据A公司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高层对此项目的要求、需要成为教练的总监级人员的管理水平、被辅导者的工作性质和能力以及他们对公司的认可程度等,定制了基于教练技术的辅导方案。方案包括项目目标、技术支 ...
-
2012-12-16 14:41
- 实施的基本原则是要以人为本
-
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教职工个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教职工放在学校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教职工内部矛 ...
-
2012-12-16 14:41
- 团队人格特征层次对绩效的影响
-
1、团队人格特征对作业绩效的影响 Hofman(1959)注意到团队成员的人格特征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他发现,异质性群体能采用更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其问题解决质量优于同质性群体。概括相关研究,发现有三种基本的 ...
-
2012-12-16 14:41
- 管理流程设计明确责任分工,理顺工作流程
-
众所周知,绩效管理分为绩效计划、绩效指导、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四大阶段。 每个阶段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各不相同。不合理的责任分工和流程设计往往会导致多头管理、管理缺位、流程冗长或效率低下。福斯顿集团就 ...
-
2012-12-16 14:41
- 适合采用末位淘汰法的情况
-
是不是为了达到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即使业绩差的员工也给机会,那么企业无论何时都没必要采取淘汰的手段呢?不是的。末位淘汰同时还有其他的企业主动清退(劝退)员工(同含高管)的方案适用于员工绩效为负的以下情况 ...
-
2012-12-16 14:41
- 绩效工资
-
绩效工资是指那些根据员工所产生的工作数量或质量来支付报酬的任何薪酬支付补偿的方法。可变薪酬计划也是绩效工资计划,主要为了让员工的部分薪酬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成为风险工资,给予员工赚取额外报酬的机会。收益 ...
-
2012-12-16 14:41
- 辅导项目启动
-
根据项目方案,首先请教练技术专家对总监级人员进行为期2天全封闭的《教练技术》课程培训。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教练技术发展,如何从领导走向教练;教练的核心能力以及技巧;教练技术工具使用;教练活动行动过程中的 ...
-
2012-12-16 14:41
- 实施的重要原则是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
绩效工资是将教职工薪酬待遇与个人业绩密切挂钩的工资计量方式―――工作业绩高,工资待遇就高,反之则低。国务院大力推进此项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高校内部盛行的收入分配“大锅饭”体制。高校作为主要为社 ...
-
2012-12-16 14:41
回顶部